开馆60年话馆藏|中国美术馆藏皮影珍品的“活化”与传播发表时间:2023-01-29 11:24
融雕刻、绘画、戏曲、文学、表演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皮影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兼具娱乐和教化功能,深受人们喜爱,曾在中国大地上广为流传。20世纪以降,影戏之光日趋黯淡,皮影始从民间戏台走进美术馆和博物馆,作为一门独立的视觉艺术和一项承载文化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众的视线,皮影之华彩得以重新绽放。 ![]()
![]()
![]()
![]() 图5:梅绛雪 陕西 清代 中国美术馆藏 ![]() 清代 中国美术馆藏 ![]() 清代 中国美术馆藏 ![]()
![]()
![]() ![]() 馆藏皮影的“活化” ![]() ![]() 皮影是中国美术馆7万4千件民间美术藏品中的重要类项,几代美术馆人利用皮影馆藏资源开展基础研究,策划学术展览,推广公教活动,向国内外观众大力传扬中国皮影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不断挖掘和延伸皮影艺术的当代价值,使馆藏皮影在研究、展示和传播中得以活化。2007年以来,借助中国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展的东风,中国美术馆自主策划了皮影专题展,在“文化遗产日”中大放异彩,掀起皮影文化热潮。 2010年6月,继“影戏华彩——中国美术馆藏皮影珍品展”“美在民间——中国美术馆藏民间剪纸、刺绣精品展”“古风遗韵——中国美术馆藏面具木偶艺术精品展”之后,中国美术馆为第5个“文化遗产日”策划了“影中戏——中国美术馆藏皮影艺术珍品展”。展览将内容重构为“人”“物”“戏”三个部分,将视角延伸到皮影故事以外的皮影构成元素之上,并进一步析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丰富内容。(图10-15) ![]() ![]() ![]() ![]() ![]() ![]()
![]() ![]() ![]() ![]() 馆藏皮影代表中国文化“走出去” ![]() ![]() 早在南宋时期,中国皮影就远渡重洋,近传南亚诸岛,远至波斯、土耳其、埃及乃至法、德等国,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力。自2009年开始,中国美术馆藏皮影珍品作为民族民间美术的优秀代表,先后亮相于捷克、意大利、韩国、波兰、墨西哥等国,在“中国文化年”“中国文化节”等中国文化“走出去”项目中扮演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展览所及之处,当地媒体和观众纷纷给予慷慨赞誉,人们在皮影世界中感叹皮影艺术的精妙,在皮影讲述的中国故事中领略中国文化的广博。皮影展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生动案例,展览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取得的累累硕果,也充分印证了吴为山馆长的观点:“中国文化走出去,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需要,更是世界的需要”。 • 2009年 捷克“中国文化节”项目:“影中戏——中国美术馆藏皮影艺术珍品展”/ 捷克国家美术馆现当代分馆 • 2011年 意大利“中国文化年”项目:“舞影——中国美术馆藏皮影艺术珍品展” /意大利亚力山德里亚市莫菲拉多宫 • 2013年 海外“欢乐春节”项目:“影叙千秋——中国皮影艺术精品展” /首尔中国文化中心、韩国弘益大学艺术中心 • 2014年 庆祝中国、波兰建交65周年项目:“万相生辉——中国美术馆藏面具、木偶、皮影艺术珍品展” /波兰华沙国家民族学博物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