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3日,中国美术馆将迎来正式开放一个甲子。这座艺术殿堂珍藏的13万件美术经典是国家文化记忆的一部分,我们策划了“建馆60年话馆藏栏目”,累珠妙曲,向名作致敬,向艺术家致敬,向捐赠者致敬!
2008年和2019年,靳尚谊先生两次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作品,首次捐赠了39件,第二次捐赠了35件。现在,中国美术馆共收藏了靳尚谊先生创作的82件作品,涵盖了其各个时期的素描、速写和油画创作,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收藏结构。

中国美术馆 收藏
1964年,靳尚谊先生根据毛泽东诗词《清平乐·会昌》的词意,创作了《长征》,入选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美术展览会”,这是靳尚谊先生个人作品第一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因而具有特别的意义。1984年,靳尚谊先生创作的油画《瞿秋白》,入选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并获银质奖,中国美术馆随之收藏了这件作品。由此,中国美术馆与靳尚谊先生有了更为密切联系,并在随后的时间里,在靳尚谊先生的支持下,中国美术馆又陆续收藏了《塔吉克新娘》《鲁迅》《医生》等靳尚谊先生创作于1980年代的代表作。尤其是被称为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经典之作《塔吉克新娘》,让靳尚谊先生的名字和中国美术馆紧紧连接在一起。

中国美术馆 收藏

中国美术馆 收藏

中国美术馆 收藏
1990年代至新世纪之初,靳尚谊先生的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尝试在油画肖像画创作方向,融合中国水墨艺术形式和西方油画语言,做了很多新探索,完成了《画家黄宾虹》《晚年黄宾虹》《髡残》《八大山人》等代表作。这些作品是靳尚谊先生在“油画民族化”的历史命题下的新发展,将中国水墨画追求直抒胸臆、性灵自由表现的写意形态,与其孜孜以求的沉稳浑厚的古典主义精神在画面上浑然于一体。尤其是2005年至2006年春天完成的《八大山人》,靳尚谊先生专门去八大山人生活的南昌青云圃考察,根据青云圃水面多的地理特征设计了构图,用灰冷的调子表现了画面中水天一色的空灵质感,画了很多遍才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历时两年才真正完成。这件作品广受好评,是靳尚谊先生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创作。

中国美术馆 收藏
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看来,“靳尚谊先生的油画肖像,尤其是表现中国传统文人的肖像画,具有无与伦比的独特性,超越于一般所理解的中西结合的油画民族化概念。他入神、入心、入魂,入文化之魂。这些脍炙人口的佳作,具有文化的感召力,让我们赞叹中国与欧洲两种文化的异质同构,让我们在油画与水墨之间可以找到共同点,那就是诗意;更让我们认识到艺术感人至深处,是对人的真实感动,对文化深刻而生动的再表现。”

中国美术馆 收藏

中国美术馆 收藏

中国美术馆 收藏
靳尚谊先生谈到再次捐赠作品的初衷:“作为一位艺术家,我始终认为中国美术馆是自己作品最好的归宿。近期的这些作品与之前不同,是我关于艺术创作的新思考和新实践,将它们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保存和研究是最有意义的。在新时代,美术馆事业蓬勃发展。我希望捐赠的这些作品,能够为国家的文化建设和繁荣,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靳尚谊先生也表示,自己在艺术创作上从不敢懈怠,一直在积极努力地追求、探索和研究,想要更接近自己想要的那个高度:达到可以随心所欲的精神自由。也期待在将来有更多更新更好的创作,再次捐赠给中国美术馆收藏。
靳尚谊先生捐赠作品(部分)欣赏

29.5×39.2cm 纸本铅笔 1954年
2008年 靳尚谊先生捐赠
中国美术馆 收藏

穿和服的女子 靳尚谊
65×50cm 纸板油彩 1963年
2008年 靳尚谊先生捐赠
中国美术馆 收藏

潘玫肖像 靳尚谊
54.5×39.5cm 纸本素描 1984年
2008年 靳尚谊先生捐赠
中国美术馆 收藏

年老的中学教员 靳尚谊
99×77cm 布面油彩 2014年
2019年 靳尚谊先生捐赠
中国美术馆 收藏

侧面人物像 靳尚谊
65×45cm 布面油彩 2016年
2019年 靳尚谊先生捐赠
中国美术馆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