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九周年|塑魂鉴史,珍爱和平发表时间:2022-12-13 19:12 来源:中国美术馆 时间:2022.12.13 国家公祭日 2022.12.13
塑魂鉴史 珍爱和平 吴为山
面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如此壮观的场馆,如此重要的地点,如此重大的题材,雕何?塑何?雕塑者何为?首先是立意,立意的基础是立场。我认为只有立足于人类、历史的高度来正视、反思这段日本军国主义反人类的兽行,才能升华作品的境界,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纪念。因此,凝固平民悲怆的形象、表现祖国母亲蒙难、呼唤民族精神崛起、祈望和平应当是整个作品的表现核心。立意明确后,要解决的是作品的取材与形式。雕塑应当一目了然而又层层引人深入,情感共鸣由内而生。因此,叙事性、史诗般群雕组合可产生这样的感情交响。在这样的精神意象下,一个强有力的旋律在我内心油然而生:高起——低落——流线蜿蜒——上升——升腾!它对应着由体量、形态、张力产生的悲怆主题《家破人亡》,继而是各具神态、体态的《逃难》群雕(十组人物),然后是由大地发出吼声,颤抖之手直指苍天的《冤魂呐喊》。 ![]() 吴为山《逃难三》雕塑 ![]() 吴为山《逃难四》雕塑 ![]() ![]() 吴为山《逃难六》雕塑 ![]() 吴为山《逃难七》雕塑 ![]() 吴为山《逃难八》雕塑 ![]() 吴为山《逃难九》雕塑 ![]() 吴为山《逃难十》雕塑 ![]() 吴为山《冤魂呐喊》雕塑 高12米 ![]() 2020年9月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推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特别节目《胜利时刻》。邀请吴为山讲述南京大屠杀组雕的创作过程,并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国之殇,未敢忘! ![]() 2019年9月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向中国美术馆赠送《国家公祭鼎》模型,以表达纪念馆对吴为山所做贡献的感谢。 ![]() ![]() 2014年,“塑魂鉴史——吴为山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 ![]() |